新世紀以來,我國城市和小城鎮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,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,“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”,“要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。”
我國的特色小鎮建設具體應該怎么走?新時代的特色小鎮,應具有如下幾點特征:
一、“三通”先行
常言道:“要致富先修路”,所以特色小鎮首先需要實現的就是“三通”:通電、通水、通路。
然后逐步完善通訊、環保等基本生活配套設施,并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。
二、特色才行
不同的特色小鎮,應有不同的鄉村風光、樓房建筑風格,就像北方地區重在粗獷,南方地區重在纖巧等,這都是當地原有的,能充分體現當地文化與特色的,這樣才更具備開發價值。
新時代下,如何打造特色小鎮
三、配套服務
特色小鎮中不一定有工業區,但一定要有商業區、住宅區和文化功能區,有的還應有自然生態區,這些功能區不但要齊全,而且還要布局合理、設備配套。
這樣,才能滿足過來游玩旅客的基本需求。
四、“四化”“一化”
特色小鎮的環境要做到“四化”升級,即綠化、美化、凈化、亮化,特別是綠化、美化的所用果樹、樹木、花卉、草被等要地方特色化,即“一化”。
五、中心形成
特色小鎮的區域中心可以是集鎮或者建制鎮,不一定起著政治中心的作用,但一定起著經濟和文化中心的作用。
六、城市水平
特色小鎮的常住人口占農村地區(指縣以下的地區)總人口的比例越高,城市化水平越高,經濟越繁榮。
能否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,做到“產業特色鮮明、服務便捷效率、文化濃郁深厚、環境美麗宜人、體制機制靈活”,推出一些產業“特而強”、功能“聚而合”、形態“小而美”、機制“新而活”的樣板,關鍵在于如何擺正和處理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,這也是未來特色小鎮發展特別需要探索的。